Popular Posts

來自何方

過去尚未書寫完成,未來已在某處悄然發生。

Search This Blog

技術提供:Blogger.

時空信箱

flyalways@gmail.com

Contact Us

名稱

以電子郵件傳送 *

訊息 *

記2015蕭邦國際大賽決賽之夜之Dmitry Shishkin──詩意性的完成


讀研究所時,曾花了一段不算短的時間消化與理解蕭邦作品中的詩意性(poetic),而這迷人的課題,除了給了我大量的思考刺激,也留給我更進一步的詩意,如同繁花之上如何再造繁花,讓我理解詩的構成除了想像與情感的美學,更是可以獲得實證,並且有跡可尋。

觸鍵方式是有效實踐蕭邦作品詩意性(poetic)的一環,今晚Dmitry Shishkin於2015蕭邦國際大賽決賽中的演出,充分地顯現出這一點。

已是國際大賽的場合,人人身上皆穿著華美的袍子,但內裡才是個人特色、才氣與魅力展現的場域。(這句是詩意性的譬喻,絕對不是在討論他們的禮服,謝謝。)

而觸鍵方式正是來自於鋼琴家的養成、品味與思考的明證。Dmitry Shishkin是22、23歲的鋼琴家,但從他今晚選定的觸鍵方式,可見其深度與忠於時代精神的全盤考量。

蕭邦所處的19世紀所使用的是古鋼琴( 如:Erard 1849),聲音並不像現代鋼琴這麼響;Dmitry Shishkin以現代鋼琴演奏蕭邦第一號鋼琴協奏曲,他以掌心收束的內力,力量向上提攜,以驚人和具彈性的肌耐力對抗地心引力,力道並不完全下放,彈出扎實而鬆軟、絨布包裹般的音色和聲響,一如彈奏古鋼琴;琴鍵半淺而響,每顆音均勻而翻滾,自在、雅緻而收斂,想像力十足,即使是非常需要力度表現的樂段,也在限定的範圍之類,絲毫不張狂,靜定而不卑不坑,不急不徐,恰如其分。尤以第二慢板樂章為最。

外顯而吸引眾人目光的技巧,我認為已非現今國際音樂大賽的重點,在喧鬧浮誇的年代,或許更甘於作一名低調內斂者,有意識地向內鍛鍊內涵,才是發光與深遠的關鍵。

演奏蕭邦,最忌浮誇;蕭邦的浪漫主義與詩意性,何其節制,有為有守,Dmitry Shishkin的演奏已為世代下了註解,說明了一切。

寫於2015/10/21 03:12
< >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